朱沛霆談養生-順應天時很重要

《黃帝內經》「黃帝曰:願聞四時之氣。岐伯曰:春生,夏長,秋收,冬藏,是氣之常也,人亦應之,以一日分為四時,朝則為春,日中為夏,日入為秋,夜半為冬。」

這段講的是一年分四季。春夏秋冬各有特點。春天陽氣漸盛,萬物復蘇,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。夏天陽氣鼎盛,萬物顯現最大的活力, 一派氣勢如虹的景象。秋天陽氣漸弱,萬物收斂,一派蕭瑟的景象。冬天陽氣最弱,萬物潛藏,一派沈寂的景象。我們人類是萬物之中的一種,當然應該順應四季的變化。春天升發陽氣,我們應該多參加戶外活動,自古就有春遊的習俗。一年之際在於春,在春天的日子裏,一切都可以開始。春天開始鍛煉身體就是明智的選擇。夏天,人體與大自然一樣,陽氣鼎盛,盡量在戶外活動,多曬太陽,這是接受大自然 陽氣最好的時候。俗話說「萬物生長靠太陽」。秋天陽氣漸弱,氣溫逐漸下降,我們應該放緩一切事務,收斂我們的陽氣,活動逐漸從戶外轉向室內。冬天,陽氣最弱,天寒地凍,我們應該盡量少外出以避風寒,盡可能避免劇烈活動以防止陽氣耗散,盡可能保暖以護陽氣,等待來年升發。一年有四季,一天分四時。一天之中,也有春夏秋冬的變化和特點。早晨為春天,提倡晨練;中午是夏天,應該戶外活動;傍晚為秋天,收工回家休息;夜晚是冬天,安靜睡覺。仔細想想,人的一生也存在春夏秋冬的變化和特點。兒童時期,生長發育,應該積極參與鍛煉,激發潛能,茁壯成長;青壯時期,體力極盛,生兒育女;中年時期,回鄉退隱,保存精力:老年時期,恬淡寡欲,安度晚年。

總之,春夏秋冬存在於一生之中,一年之中和一天之中。所以我們要根據春夏秋冬的變化和特點,來指導我們的生活。例如,鍛煉應該安排在什麽時候好?早晨還是下班以後? 相信你一定會給出正確的答案。